就在11月16日,文旅部官方网站上,却出现了一条关于中国游客最近一段时间内不要去日本的通知。这条不到200个字的通告,顿时引起了旅游界的一阵骚动,三年以来,日本第一次发布这样的警告,究竟是怎么回事?

两大因素迫使赴日旅行被迫中止
仔细阅读文旅部发布的公告,每一句话都透露出一股沉重。这份文件清楚地列出了两个主要理由:
一是日本的社会治安状况急剧恶化。近年来,侵害中国国民的刑事犯罪“多发”,已有“多名中国侨民在日遭遇袭击”,而“一些案子至今仍无解决”更令人揪心。这说明,潜在的危机还没有解除,我们的族人并没有得到保护。
二是政治风险急剧上升。声明指出,日本领袖公开对台公开挑衅性讲话,非同小可!“一个中国”是中日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,而日本政府却越过了台湾的底线,这直接造成了中日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,这对我们在日同胞来说,无疑是一种“重大风险”。
三万游客怎么办?
最担心的大概就是那些已经到日本旅游的中国人了。根据日本旅游局的统计,日本秋季进入日本的中国旅客11月上半月已经超过了3万人。文旅部尤其强调,台湾同胞要「留心本地的安全状况」,牢记「110」、「日本紧急求助热线」、「紧急求助热线」86-10-12308。
目前正在东京读书的小张表示,最近一段时间,他的确觉得这里的氛围有些不对劲:「上星期我在新宿逛街时,亲眼看见中华街那边有个中国人跟中国人打起来,虽然警方赶到,但并没有把事情做得太绝。我都不敢一个人出去了。”
旅游业迎“大洗牌”

这个提醒对旅游业的冲击立竿见影。某大型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,昨晚 9 点通知发布后,平台上所有 11 月下旬至 12 月的赴日团队游产品已紧急下架,自由行产品点击量暴跌 92%。
从事日本专线十年的王经理愁眉苦脸:“刚包了 12 月的 20 架包机,现在全砸手里了。估计整个行业要损失几十个亿。”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东南亚方向的旅游产品搜索量暴涨 300%,泰国、越南等地的酒店预订量一夜之间翻了番。
历史上的旅游警示意味着什么?
翻开历史账本,文旅部发出类似“避免前往” 级别的警示并不多见。上一次还是 2020 年初疫情爆发时对全球多国的旅行禁令。2012 年钓鱼岛事件期间,也曾发布过类似警示,当时导致赴日旅游人数暴跌 70%,直到三年后才恢复元气。
国际关系专家李教授分析:“这次警示表面是治安问题,实则是中日关系遇冷的缩影。从福岛核废水排放到现在的涉台言论,两国民间互信基础正在被侵蚀。”
普通人该怎么做?
如果你本来计划近期去日本,建议立即联系旅行社办理退费。根据《旅游法》第六十七条,因不可抗力或者旅行社、履行辅助人已尽合理注意义务仍不能避免的事件,影响旅游行程的,旅行社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,因此支出的费用由旅行社与旅游者分担 ^^。
不想浪费假期的话,不妨考虑这些“平替” 目的地:同样有浪漫红叶的栖霞山、腾冲,能泡温泉的长白山、厦门,或者直接“不出国门看世界”—— 上海迪士尼、广州长隆近期都推出了秋冬特别活动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:风景再好,也不如安全重要。旅游本来是为了放松心情,要是提着心吊着胆,那可就本末倒置了。您说对不?
信息来源: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