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用油指南:选择合适的油,看似简单却大有学问
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厨房里的油瓶可能看似不起眼,但其实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健康。以前,猪油可是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,很多人甚至对它怀着复杂的感情。六七十年代经验丰富的老人常会回忆:“哪时候天天猪油炒菜呢,咋也没见心血管病那么普遍?”其实啊,猪油虽然含有饱和脂肪酸,可不乏不饱和脂肪酸,加上过去日子不好过,肉只是偶尔能尝尝鲜,这猪油也得计算着来,吃个几餐,油脂摄入根本没有过线。

然而,现在人餐餐不离油,热爱油炸食物,外卖又那么方便,导致摄入量早已超标。心血管问题多,如此一分析就明白,这锅不能全甩给猪油。怪的是如今的生活方式,缺少运动、压力增大,饮食过于精细,才是真正的健康隐患。如果合理使用,猪油不会增加健康风险。

来到植物油的领域,各色油的种类让人眼花缭乱。它们的健康程度主要取决于脂肪酸的构成。对于现代人来说,关键是Omega-6和Omega-3脂肪酸之间的平衡。Omega-6过量,而Omega-3严重不足,会加剧身体内部的炎症问题。这时候,亚麻籽油、紫苏籽油以及核桃油,因为富含Omega-3而显得格外珍贵,不仅能抗炎,对心血管有益,还助大脑发育。但这类油怕高温,用来凉拌或做汤更合适,而橄榄油、菜籽油这类则适合炒菜。

除了挑选油,有个误区特别值得注意。许多家庭买一大桶油开封后就一路吃到底,这种做法容易造成营养失衡。不同的烹调方式需要用相对应的油,比如凉拌要用能保留Omega-3活性的油,炒菜用稳定的中等烟点油,油炸食物则需要耐高温的。然而油炸还是少吃为妙,因为无论什么油,过度油炸都会形成有害物。

在防止食用油氧化方面,瓶子最好要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,别太靠近灶台。尤其像亚麻籽油这种容易氧化的油,开了封最好冰箱放着。炒菜时别等油冒烟了再下菜,此时油的温度已超出烟点,产生的有害物质不可小觑。

食用油虽小,却不是不值得在意的小事。现代人关于吃多少、吃什么油存在各式疑惑,根据近些年专家的建议,根据需求储备两三种油很有必要。一瓶Omega-3丰富的油用来凉拌,一瓶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用作炒菜,以及一瓶耐高温的油炸少量美食,这样既能满足口腹之欲,身体也不会心生抱怨。记住量足够,品种搭配,健康就自然不会离你而去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