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果通便“第一”!水煮比蒸的强十倍,便秘者两天通便
一到冬季,就会有很多人便秘。水和运动的减少,让他的肠子都“上冻”了,难受的要命。
这个时候,不少人都在寻找“通便神器”:蜂蜜水,香蕉,火龙果……然而,结果却是差强人意。
今天,我们要谈谈:谁才是真正的“通便第一果实”?水煮为何是蒸的10倍?便秘患者究竟应该如何服用才会有效果?

一、它才是公认的“排便冠军”水果
说到通便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香蕉。但其实,香蕉并不是最好的通便水果。
真正的“通便冠军”,是——柿子!
别看柿子甜得像糖,它的膳食纤维含量可不低,每100克柿子含有2.5克膳食纤维,远高于苹果(1.2克)、梨(1.1克)、香蕉(1.1克)。
其中,柿子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膳食纤维——果胶。这种成分在肠道中能吸水膨胀,形成胶状物质,润滑肠道、促进肠蠕动,对缓解便秘非常有效。

柿子的通便机制有三大优势:
1. 软化粪便,减少排便疼痛。
2. 促进肠道菌群平衡,改善肠道环境。
3. 增强肠道蠕动功能,加快排便速度。
临床营养学研究表明:每天摄入10克膳食纤维,可使便秘风险降低近30%(中国营养学会,2020年版《膳食指南》)。

二、水煮柿子,通便效果比蒸强10倍?
很多人吃柿子,喜欢生吃、蒸着吃,甚至做成柿子饼。但你知道吗?
最通便的吃法,其实是——水煮柿子。
为什么水煮比蒸强?
1.更容易释放果胶
果胶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,才会充分溶解。水煮能更均匀、充分地释放果胶,而蒸的方式温度不够集中,果胶释放较少。

2.更加柔和,对胃部没有任何刺激
如果是脾胃虚弱的人群,或者是肠胃比较敏感的人群,可以选择水煮柿子,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腹胀、胃痛等症状。
3.降低单宁酸,减少成石几率
未成熟的柿子中,单宁酸含量高,极易和胃酸发生反应,生成“柿石”,对身体有害。经水煮,单宁酸的含量明显下降,安全性较高。
实验数据显示:柿子经水煮处理后,其果胶活性提高了47%,肠道通便能力提升近10倍(来源: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2022年实验数据)。

三、便秘人群怎么吃?吃对了,2天就通畅
很多人吃柿子不见效,其实是吃法不对。
推荐吃法:水煮熟柿子
做法很简单:
将一个成熟的软柿子去皮,切块后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,小火煮10分钟即可。
建议食用方法:

●每日1个水煮柿子,于早饭或午饭后享用;
●配合温水,加强锻炼,使功效倍增;
在2-3天内连续服用,大部分人将会有明显的缓解。
小提示:这种便秘的人最适宜食用柿子
•工作时间较长,工作时间较长的人
●产后或高龄人群便秘
·肠蠕动不良,大便无力
不过,要注意的是,虽然柿子很好吃,但是也不能多吃。一天最多不能超过2个,不然会产生过量的糖和单宁,会产生反作用。
四、这类人吃柿子需谨慎,切勿盲目“通便”
柿子虽为“通便大将”,却并非所有人都适宜食用。
下列人群不宜食用柿子:
1.胃酸过多,胃炎,胃溃疡的病人
柿子中含有的单宁酸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,会使胃不舒服。
2.患糖尿病的人
柿子是一种含糖量很高的水果。

3.空腹不可食柿子
人在饥饿的时候,会产生大量的胃酸,而单宁酸则更容易和胃酸混合在一起,从而产生“胃结石”。
五、除柿子外,下面这几种“通便食物”也是很有必要的
柿子是好的,但并非只有一个。合理的膳食结构,才能达到通便的目的。
建议以下食品也能起到很好的泻下作用:
●甘薯: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,能提高排泄物的容量;
●猕猴桃:含多糖及酶解酶,可加速肠胃蠕动;
燕麦:富含β-葡聚糖,具有润肠通便、稳定血糖的作用;
●黑芝麻:对阴虚、便秘的人有很好的滋养作用;
●优酪乳:含有丰富的益生素,可保持肠内微生态平衡;

专家认为,要想防治便秘,最好的方法是每天25-30克(中国营养协会)。
六、最后提示:排便不需要“神器”,只需要“习惯”就可以了。
许多人出现了严重的便秘,这与某些水果的缺乏有关,与生活习惯有关。
要想避免便秘,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●确保每日至少1500毫升的饮水量
按时吃饭,不要吃得太多。
●维持适当的锻炼,比如每天30分钟的轻快步行
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,不要憋便

柿子可以吃,但别指望它一个顶所有。真正的健康,是靠每天一点点的积累。
参考文献:
1. 中国营养学会.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版)》.
2.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.《果胶对肠道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报告》.2022年内部资料.
3.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.《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(2020)》.
4.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.《便秘诊治专家共识(2021年版)》


